各領域專家,提供了十項祕訣



Andreas Von Bubnoff and Joanna Lloyd/陳靜妍譯



科學研究解開了青春的祕密。長壽的祕訣百分之七十取決於選擇和運氣,而非優良基因。青春常駐的祕方究竟是什麼?



包括老化、運動、營養的相關領域專家,提供了以下科學家也奉行不渝的祕訣。



● 維持十八歲時的體重



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衛華特醫師建議:「除了不要抽菸,控制體重更是常保健康、長壽最重要的方法。」



保持纖瘦的體形很重要。肥胖的細胞會製造一種賀爾蒙,增加第二類糖尿病的風險,



也會製造出一種細胞激素,造成發炎,使血管、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硬化,過多脂肪也會提高罹癌風險。



同樣七十五歲,瘦子早逝的機率,只有胖子的一半。



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結構不同,政府所制訂健康體重的範圍很廣。



比如說,身高一百六十二公分的女性,標準體重在五十到六十三公斤之間。



所以,衛華特醫師建議,經常將高中畢業舞會的禮服拿出來套套看,當然,前提是你高中時也是標準體重,



若非如此,應將身體質量指數的目標訂在二十三點五。



● 增加活力的雙補品



安布斯博士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化及分子生物系教授,他每天服用八百毫克的硫辛酸和兩千毫克的肉鹼,這些劑量增加粒腺體的能量輸出,



使細胞更有活力。



「我認為粒腺體的功能衰退是老化主因,並和阿茲海默症及糖尿病有關。」



在安博士的研究中,加餵這些補充物的年老老鼠較有精神,在迷宮�媔]得也較快。



「即使是一隻年紀大的老鼠,也能充滿活力。雖然對人體的確切影響,仍然要等待臨床實驗的結果,



但這些化合物看來非常安全,最負面的副作用是起疹子,」哈米契是克隆諾斯長壽研究學院的院長,他也說,動物實驗的數據非常具有說服力。



● 少吃一餐飯



這樣的行為可能產生非常戲劇化的效果。根據實驗,少餵食百分之三十的老鼠,壽命比一般食量的老鼠長百分之三十。



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最近的一項研究指出,較瘦或有控制飲食的人,心臟比一般人年輕十至十五歲。



其他研究也顯示,控制熱量攝取,能改善血液中胰島素含量,且較不會損害去氧核醣核酸。



科學家相信,少吃也能降低多餘血液對細胞組織的耗損。



卡艾德博士和麥馬克博士,也都選擇「輕卡路里」飲食法。卡艾德博士是麻州大學毒物及環境衛生科學的教授,他選擇不吃午餐;



麥博士是國家科學院神經科學實驗室的主持人,二十年來,他選擇不吃早餐。



麥博士的研究顯示,每天少吃一餐,或是一星期禁食一天,只喝大量的水,自然會減少熱量的攝取。



● 有病痛要求醫



持續性疼痛會傷害免疫系統,也會造成憂鬱症,增加有害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醇。



塔夫斯大學醫學院的凱納森醫師,是神經學及疼痛管理專家,他說,醫師若無法解決你的慢性病痛,就繼續抱怨,直到找到有效療方為止。



一旦解決疼痛的來源,不但心情會變好,免疫系統也會更健全。



●對寵物敞開大門



賓州大學動物社會互動研究中心主任史詹姆說,養寵物會降低生病的頻率、延長心臟病發後的生存時間、去除憂鬱症。



他養了貓、狗、綠蜥蜴、鬍鬚蜥以及一缸魚。養寵物也能預防老化的最大元兇:高血壓。



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顯示,讓有高血壓的股市交易員開始養寵物,當他們感受到壓力時,血壓增加不到同事的一半。



●散步、健行



田中弘文是德州大學肌動學與健康教育學的助理教授,利用超音波追蹤血管的彈性度。



他建議每周五次,快走三十分鐘,能使動脈血管壁變得雙倍柔軟。



老化的現象之一,就是血管壁像輪胎一樣硬化,這也是六十歲以上老人,三分之二有高血壓的原因。



運動能讓血管保持柔軟彈性,和緩運動也能降低糖尿病、特定癌症、憂鬱症、皮膚老化,甚至失智症的風險。



達拉斯庫柏學院的布斯第從事運動研究,對他而言,這不啻是個好消息,他每天跑步,已將近四十年,「對六十六歲的胖老人來說,還算不錯。」



●吵架要有風度



伴侶間的激烈爭吵,可能增加血管阻塞的風險。猶他州大學最近的研究顯示,女性心臟對有敵意的意見出現負面反應,



男性心臟則對控制性、主宰性的字眼反應強烈。



「和伴侶意見不合是很正常的,重要的是,如何吵架。」



葛羅納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免疫學家,妻子是心理學家,他們建立共識:「以醜惡的字眼嘲諷對方、做人身攻擊,或翻白眼的肢體語言都不好,



最好就是單純地表示同意或不同意。」



●園藝養生



園藝或接近植物有很好的效果。一項研究顯示,在接受壓力高的工作時,壓力指數會升高;



若是屋內有植物,壓力指數只升高四分之一。從手術中恢復的病患,能看到綠樹者,比只看到磚牆者早將近一天出院。



●重量訓練



每個人都知道,有氧運動是對抗時間的關鍵,令人驚訝的是,力量也是關鍵。



這是因為人體在四十五歲後,每年會耗失四分之一磅的肌肉,而以脂肪取代。



倪米蘭是塔夫斯大學佛萊曼食品營養學院的助理教授,她說:「如果持續正確的運動,能好幾十年不耗失肌肉。」



她發現,即使是九十歲以上的老人,都可以重新鍛鍊肌肉。每周二或三次,舉重一公斤,至少三十分鐘,能得到更強的耐力、更強的骨骼,



因而降低糖尿病風險、改善睡眠品質,使思路更清晰。她本身則從事攀岩活動,也做很多重量運動。



●做好事



在公園撿垃圾、幫助需要的鄰居購物也能促進健康。



布威廉是英國布魯內爾大學心理系的講師,他研究布魯克林區的居民發現,與社群互動、對家人和朋友付出較多的人,感覺自己比較健康,



無論這樣的付出是金錢、食物、建議或時間。密西根大學在五年間研究四百二十三對已婚夫妻發現,較無私的夫妻,死亡的可能性只有一半。



「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相信,這是個競爭激烈的世界,但很多證據顯示,保持健康最好的方法,還是對他人友善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anchine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